10月11日,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。据新华社消息,此次会议议题是:
在说正题前,先来介绍一下国家能源委员会。
该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:
国家能源委成立之后,曾有专家评论称,不管从近年的能源资源稀缺造成的油荒、气荒、价格波动等现象来看,还是未来中国经济往低碳经济转型的战略部署,中国的未来都与“能源”密切相关,迫切需要一个高规格的国家级能源机构来作出相关决策。
该委员会中还有20余名委员,囊括了发改委、中央财办、外交部、科技部、工信部、安全部、财政部、自然资源部、中央军委等高层。
换句话说,这是时隔3年后,能源委再次开会。
这次会议有不少重要内容。
事关民生的冬季取暖问题进入了高层视野。
2017年,河北、山西、陕西等多个省份出现了因天然气供应不足、煤气管道铺设跟不上等原因一些人家无法取暖的报道。
北方取暖季节即将到来,要切实抓好保暖保供工作,从实际出发,宜电则电、宜气则气、宜煤则煤。做实做细天然气产储运销统筹协调,多渠道保障气源供应。对今年北方重点地区新增的“煤改气”用户,要落实好气源安排,坚持以气定改。突出做好东北三省供暖用煤保障。
除民生问题外,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,便是“能源安全”。
在这次会议上,高层的定调是——
李克强称,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,促进增储上产,提高油气自给能力。深化开放共赢、多元化国际油气合作。增强油气安全储备和应急保障能力。
要理解这句话,不妨来看一组数据。
根据《中国油气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报告蓝皮书(2018—2019)》,去年中国原油加工量和石油表观消费量双破6亿吨,石油对外依存度逼近70%,天然气消费继续保持强劲增长。
今年1月,中石油、中石化、中海油三家石油央企先后召开了2019年工作会议。
3月,国资委副主任任洪斌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调研时提到,“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,抓好安全环保质量工作,全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”。
煤炭
澎湃新闻在报道中提到,随着能源结构持续改进,2018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首次低于60%,创历史新低,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消费量明显提升。面对雾霾治理等现实需求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承诺,中国究竟应不应该加速淘汰煤炭?
“根据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禀赋,科学规划煤炭开发布局,加快输煤输电大通道建设,推动煤炭安全绿色开采和煤电清洁高效发展,有效开发利用煤层气。”
政知圈(微信ID:wepolitics)注意到,在这次会议召开的前一个月(9月16日),山西方面开了全省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动员部署大会。
在那次会议上,省委书记骆惠宁提了不少要求,第一个便是深入推进煤炭开采利用方式变革,“甩掉煤炭头上的高污染、低附加值帽子,确立起清洁能源新形象,构筑战略性竞争新优势”。